close


細說CVA Coffee Value Assessment  咖啡價值評估-1


什麼是 CVA Coffee? —精品咖啡新世代的價值語言

在精品咖啡的發展歷程中,「如何評價一杯咖啡」始終是產業核心問題。過去二十年,

我們習慣透過 SCA(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)傳統杯測表CQI(Coffee Quality Institute)Q Grading 系統

以 100 分制來判斷咖啡是否達到「精品」門檻。然而,隨著全球精品咖啡市場逐漸成熟,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不再只是依靠一張分數。

SCA 因此提出了全新的「CVA Coffee」——Coffee Value Assessment(咖啡價值評估),作為產業邁向下一階段的評價語言。


1. CVA Coffee 的定義

CVA(Coffee Value Assessment)直譯為「咖啡價值評估」。

與傳統杯測僅僅強調「品質」(Quality)不同,

CVA 更關注 咖啡在消費者與市場中的「價值」

這代表它不僅評量咖啡本身的內在屬性(風味、香氣、酸質、醇度…),還會考慮到:

  • 消費者的情感反應(Affective Module)
  • 外在屬性(品牌、價格、包裝、認證…)
  • 整合後的市場與文化價值

換句話說,CVA 並不是要取代杯測表,而是補充一個更全面的價值框架


2. 為什麼需要 CVA?

傳統的 SCA 杯測表非常適合「專業評測」與「國際貿易」。

例如,Q Grading 系統能有效確保巴西、衣索比亞、哥倫比亞的咖啡豆在品質上有一致的評分基準。

然而,一個 86 分的衣索比亞水洗咖啡,真的一定比一個 83 分的巴西自然處理咖啡更有市場價值嗎?

事實上,答案並不一定。

  • 在某些市場,消費者可能更喜歡「厚實、堅果感」的巴西豆。
  • 有些品牌能透過「產地故事、永續認證」提升產品溢價。
  • 有些咖啡即便在專業分數上不高,卻在「情境搭配」上極受歡迎。

因此,SCA 意識到:單純依靠分數,無法完整呈現咖啡的「價值」。 這就是 CVA 推出的背景。


3. CVA 的核心模組

CVA Coffee 目前主要由 **四大模組 + 校準基準(Calibration)**組成

1 Descriptive Form (描述表)

  • 針對香氣、酸質、口感、餘韻等屬性做專業描述。
  • 與傳統杯測相似,但更重視用語一致性。

2 Affective Form (情感表)

  • 記錄消費者的「喜好度」。
  • 常用 4 分或 9 分量表,強調「你喜不喜歡」,而非「品質好不好」。

3 Extrinsic Beta (外在屬性表)

  • 評估品牌、價格、包裝、標示清晰度、認證標章、飲用場合。
  • 幫助理解消費者對咖啡的「非風味價值」判斷。

4 Combined Form (綜合表)

  • 將描述、情感整合,生成完整的咖啡價值。
  • 適合用於市場調查、產品開發、教育訓練。

5 Calibration(校準 / 標準樣品)

  • 確保受測者在同一標準下進行評估,避免數據偏差。

這樣的結構讓 CVA 不僅能與「專業杯測」對話,也能與「消費者偏好」接軌。


4. CVA 的應用場景

  • 產地端:幫助生產者理解市場真正看重的價值,避免僅靠分數被壓低收購價格。
  • 烘焙端:用於產品開發,找出風味與市場偏好的交集。
  • 品牌端:在行銷中結合「感官數據」與「外在屬性」,塑造產品價值。
  • 教育端:讓學生理解「品質」與「價值」的不同維度,培養跨領域思維。

5. CVA 與傳統杯測的關係

CVA Coffee 在2019年是與之並行,
2025/4/26 SCA 公布要接管CQI.
CQI 將退場, 2025/10/1 CVA 全面「取代」傳統杯測:

  • 杯測表:專注於科學化的品質測定,適合交易、比賽、產業標準。
  • CVA 表單:補充消費者與市場價值,適合教育、行銷、差異化定位。

CVA 這就好比「醫生的檢查報告」與「病人自我感受」一樣:兩者都真實、都重要.


結語

CVA Coffee 的出現,代表著精品咖啡產業正式進入 「價值時代」

它不僅要回答「這杯咖啡好不好」,

更要回答「這杯咖啡為誰有價值」。從產地到市場,從專業到消費者,

CVA 建立了一套新的對話語言。

未來,當我們談論精品咖啡,不再只是「80 分以上才算精品」,

而是:它能否在感官、文化與市場上,真正展現它的價值。
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emma 的頭像
emma

典凱精品咖啡學院|生活大師門市-永和頂溪站

em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